福州学天教育

试听课 + 活动课
填写信息优先获取试听课

位置:学校首页 > 学校动态>福州健康管理师培训效果怎么样

福州健康管理师培训效果怎么样

“清肺排毒汤”处方组成及组成药物分析

近日,、中医药管理局表示:中医药清肺排毒汤对治疗新冠肺炎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和救治前景。优路教育为大家整理“清肺排毒汤”处方组成及组成药物分析。

一、“清肺排毒汤”处方组成

【处方组成】麻黄9g,炙甘草6g,苦杏仁9g,生石膏15-30g(先煎),桂枝9g,泽泻9g,猪苓9g,白术9g,茯苓15g,柴胡16g,黄芩6g,姜半夏9g,生姜9g,紫菀9,款冬花9g,射干9g,细辛6g,山药12g,枳实6g,陈皮6g,藿香9g

【功效】清肺平喘,泻火解毒

【主治病证】可用于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轻型、普通型、重型患者,在危重症患者救治中也可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合理使用。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天一付,早晚两次(饭后四十分钟),温服,三付一个疗程。

如有条件,每次服完药可加服大米汤半碗,舌干津液亏虚者可多服至一碗。

(注:如患者不发热则生石膏的用量要小,发热或壮热可加大生石膏用量)。

若症状好转而未痊愈则服用第二个疗程,若患者有特殊情况或其他基础病,第二疗程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修改处方,症状消失则停药。

【使用注意】该方为疾病治疗方剂,不建议作为预防方使用。

二、“清肺排毒汤”组成药物分析

麻黄

【性味归经】辛、微苦、温。归肺、膀胱经。

【功效】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

【主治病证】

(1)风寒表实无汗证。

(2)肺气不宣的喘咳证。

(3)水肿兼有表证者。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10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研末吹鼻,或研末敷。解表宜生用,平喘宜蜜炙或生用。小儿、年老体弱者宜用麻黄绒。

【使用注意】本品发汗力较强,故表虚自汗、阴虚盗汗及肾虚咳喘者忌服。

甘草

【性味归经】甘,平。归脾、胃、肺、心经。

【功效】益气补中,祛痰止咳,解毒,缓急止痛,缓和药性。

【主治病证】

(1)心气虚的心动悸、脉结代。

(2)脾虚乏力、食少便溏。

(3)咳嗽气喘。

(4)疮痈肿毒,食物或药物中毒。

(5)脘腹或四肢挛急疼痛。

(6)调和诸药。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10g;或入丸散。泻火解毒宜生用,补气缓急宜炙用。

【使用注意】本品味甘,易助湿壅气,故湿盛中满者不宜服。反大戟、甘遂、芫花、海藻,均忌同用。大剂量服用甘草,易引起浮肿,故不宜大量久服。

苦杏仁

【性味归经】苦,微温。有小毒。归肺、大肠经。

【功效】止咳平喘,润肠通便。

【主治病证】

(1)咳嗽气喘。

(2)肠燥便秘。

【用法】内服:煎汤,打碎;或入丸散。

【使用注意】本品有小毒,故用量不宜过大,婴儿慎服。

石膏

【性味归经】辛、甘,大寒。归肺、胃经。

【功效】生用:清热泻火,除烦止渴:煅用:收湿敛疮,生肌止血。

【主治病证】

(1)温病气分高热。

(2)肺热咳喘。

(3)胃火上炎所致的头痛、牙龈肿痛、口舌生疮。

(4)疮疡不敛,湿疹,水火烫伤,外伤出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60g,重症酌加;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研末敷。内服用生品,入汤剂宜打碎先煎。外用须火煅研细末。

【使用注意】本品为矿物药而大寒伤胃,故脾胃虚寒及阴虚内热者忌服。

桂枝

【性味归经】甘、辛、温。归心、肺、膀胱经。

【功效】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

【主治病证】

(1)风寒表虚有汗,风寒表实无汗。

(2)风寒湿痹,经寒血滞之月经不调、痛经、经闭,癥瘕。

(3)胸痹作痛,阳虚心悸。

(4)虚寒腹痛。

(5)阳虚水肿,痰饮证。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10g;或入丸散剂。外用:适量,研末调敷,或煎汤熏洗。


【使用注意】本品辛温助热,易伤阴动血,故湿热病、阴虚阳盛及血热妄行诸出血证忌服,孕妇及月经过多者慎服。

泽泻

【性味归经】甘、淡,寒。归肾、膀胱经。

【功效】利水渗湿,泄热。

【主治病证】

(1)小便不利,水肿,淋浊,带下。

(2)泄泻,痰饮。

【用法】内服:煎汤,或入丸散。

【使用注意】肾虚精滑无湿热者禁服。

猪苓

【性味归经】甘、淡,平。归肾、膀胱经。

【功效】利水渗湿。

【主治病证】

(1)小便不利,水肿,淋浊,带下。

(2)水湿泄泻。

【用法】内服:煎汤,或入丸散。

【使用注意】本品甘淡渗利,有伤阴之虞,故水肿兼阴虚者不宜单用。

白术

【性味归经】甘、苦,温。归脾、胃经。

【功效】补气健脾,燥湿利水,止汗,安胎。

【主治病证】

(1)脾胃气虚的食少便溏、倦怠乏力。

(2)脾虚水肿,痰饮。

(3)表虚自汗。

(4)脾虚气弱的胎动不安。

【用法】内服:煎汤,或入丸散。补气健脾宜炒用,健脾止泻宜炒焦用,燥湿利水宜生用。

【使用注意】本品苦燥伤阴,故津亏燥渴、阴虚内热者不宜服。

茯苓

【性味归经】甘、淡,平。归脾、心、肾经。

【功效】利水渗湿,健脾,安神。

【主治病证】

(1)小便不利,水肿,痰饮。

(2)脾虚证,兼便溏或泄泻者尤佳。

(3)心悸,失眠。

【用法】内服:煎汤,或入丸散。既往安神常以朱砂拌用,今则极少用。

【使用注意】本品甘淡渗利,故阴虚而无湿热、虚寒滑精、气虚下陷者慎服。

柴胡

【性味归经】苦、辛、微寒。归肝、胆经。

【功效】解表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

【主治病证】

(1)邪在少阳寒热往来,感冒高热。

(2)肝郁气结,胁肋疼痛,月经不调,痛经。

(3)气虚下陷之久泻脱肛、子宫脱垂、胃下垂等。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10g;入丸散。解表退热宜生用,疏肝解郁宜醋炙用。

【使用注意】本品性能升发,故真阴亏损、肝阳上升之证忌服。

黄芩

【性味归经】苦,寒。归肺、胆、胃、大肠经。

【功效】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

【主治病证】

(1)湿温,暑湿,湿热胸闷、黄疸、泻痢、淋痛、疮疹。

(2)热病烦渴,肺热咳喘,少阳寒热,咽痛,目赤,火毒痈肿。

(3)血热吐血、咳血、衄血、便血、崩漏。

(4)胎热胎动不安。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10g;或入丸散。生用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作用较强,湿热、热毒诸证宜用。炒黄芩苦寒之性略减,胎热胎动不安宜用。酒炒黄芩能上行,清上焦热宜用。炒炭凉血止血力较强,血热出血宜用。传统认为,条芩善清大肠火,枯芩善清肺火。

【使用注意】本品苦寒燥泄,能伐生发之气,故脾胃虚寒、食少便溏者忌服。

半夏

【性味归经】辛,温。有毒。归脾、胃、肺经。

【功效】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

【主治病证】

(1)痰多咳喘,痰饮眩悸,风痰眩晕,痰厥头痛。

(2)胃气上逆,恶心呕吐。

(3)胸脘痞闷,梅核气,瘿瘤痰核,痈疽肿毒。

【用法】内服:煎汤,或入丸散。外用:适量,以生品研末调敷。内服用制半夏,不同炮制品功效有别。法半夏长于燥湿,姜半夏长于降逆止呕;清半夏长于化痰;竹沥半夏长于清热化痰。生半夏外用。

【使用注意】本品温燥,故阴虚燥咳、出血证忌服,热痰慎服。生品毒大,一般不作内服。反乌头,不宜与附子、川乌、制川乌、草乌、制草乌同用。

生姜

【性味归经】辛、微温。归肺、脾经。

【功效】发汗解表,温中止呕,温肺止咳。

【主治病证】

(1)风寒表证。

(2)胃寒呕吐。

(3)风寒客肺的咳嗽。

(4)解鱼蟹、半夏及天南星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10g,或捣汁冲服;或入丸散。外用:适量,捣敷,擦患处,或炒热熨。

【使用注意】本品辛温,故热盛及阴虚内热者忌服。

紫菀

【性味归经】辛、苦,温。归肺经。

【功效】润肺下气,化痰止咳。

【主治病证】

(1)外感咳嗽、咳痰不爽。

(2)肺虚久咳、痰中带血。

【用法】内服:煎汤,或入丸散。外感暴咳宜生用,肺虚久咳宜蜜炙用。

【使用注意】本品辛散苦降温润,故温燥咳嗽或实热痰嗽不宜单用。

款冬花

【性味归经】辛、微苦,温。归肺经。

【功效】润肺下气,止咳化痰。

【主治病证】多种咳嗽。

【用法】内服:煎汤,或入丸散。外感暴咳宜生用,肺虚久咳宜蜜炙用。

【使用注意】本品辛温,易耗气助热,故咳血或肺痈咳吐脓血者慎服。

射干

【性味归经】苦,寒。归肺经。

【功效】清热解毒,祛痰利咽,散结消肿。

【主治病证】

(1)咽喉肿痛(证属热结痰盛者尤宜)。

(2)痰多咳喘。

(3)久疟疟母,经闭,痈肿,瘰疬。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0g;入丸散。外用:适量,研末吹喉,或外敷。

【使用注意】本品苦寒缓泻,又能散血,故孕妇及脾虚便溏者忌服。

细辛

【性味归经】辛、温、有小毒。归心、肺、肾经。

【功效】祛风散寒,通窍,止痛,温肺化饮。

【主治病证】

(1)风寒表证(尤宜鼻塞、头痛、肢体疼痛较甚者),阳虚外感。

(2)鼻渊头痛。

(3)头风头痛,牙痛,风寒湿痹痛。

(4)寒饮咳喘。

【用法用量】内服:汤剂,1~3g;粉末:0.5~1g。外用:适量,研末吹鼻、塞耳、敷脐、或调涂。亦可煎汤合漱。

【使用注意】本品辛香温散,故气虚多汗、阴虚阳亢头痛、阴虚或肺热咳嗽者忌服。又有小毒,故用量不宜过大,尤其是研末服更须谨慎。反藜芦。

山药

【性味归经】甘,平。归脾、肺、肾经。

【功效】益气养阴,补脾肺肾,固精止带。

【主治病证】

(1)脾虚气弱之食少便溏或泄泻。

(2)肺虚或肺肾两虚的喘咳。

(3)肾阴虚证,消渴证。

(4)肾虚遗精、尿频、带下。

【用法】内服:煎汤,或入丸散。健脾止泻宜炒用,补阴宜生用。

【使用注意】本品养阴收敛助湿,故湿盛中满者不宜服。

枳实

【性味归经】苦、辛,微寒。归脾、胃、大肠经。

【功效】破气消积,化痰除痞。

【主治病证】

(1)食积便秘胀痛。

(2)泻痢里急后重。

(3)痰湿阻滞之胸院痞满,痰滞胸痹证。

(4)胃扩张,胃下垂,脱肛,子宫脱垂。

【用法】内服:煎汤,大剂量可用至15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研末调涂或炒热熨。

【使用注意】本品破气,故脾胃虚弱及孕妇慎服。

陈皮

【性味归经】辛、苦,温。归脾、肺经。

【功效】理气调中,燥湿化痰。

【主治病证】

(1)脾胃气滞之脘腹胀满或疼痛、喛气、恶心呕吐。

(2)湿浊阻中之胸闷腹胀、纳呆便溏。

(3)痰湿壅肺之咳嗽气喘。

【用法】内服:煎汤,或入丸散。

【使用注意】本品辛散苦燥而温,能助热伤津,故舌红少津、内有实热者慎服。

广藿香

【性味归经】辛,微温。归脾、胃、肺经。

【功效】化湿,止呕,发表解暑。

【主治病证】

(1)湿阻中焦证。

(2)阴寒闭暑,暑湿证,湿温初起。

(3)呕吐,尤宜湿浊中阻者。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10g,鲜品加倍,不宜久煎;或入丸散,或泡茶饮。

【使用注意】本品芳香温散,有伤阴助火之虞,故阴虚火旺者忌服。

领取试听课
温馨提示:为不影响您的学业,来校区前请先电话或QQ咨询,方便我校安排相关的专业老师为您解答
版权所有:搜学搜课(www.soxsok.com) 技术支持:搜学搜课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