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互动问答> 正文

过度纠正法在纠正破坏性行为上的运用

来源:搜学搜课     时间:2020/12/20 17:20:39

过度纠正法在纠正破坏性行为上的运用

破坏性行为(destructivebehavior),即经常有目的地在不适当场合出现的破坏活动.典型的破坏性行为如发脾气、攻击他人及破坏财物等,这通常是对孤独症患儿治疗中的一项较大障碍.这些孩子常常会表现出频繁的哭闹、尖叫、踢、咬或仍东西.但是由于这些行为在其他类型的儿童也会出现,所以,治疗人员常常会把这些问题不看作是孤独症患儿的典型问题.


过度纠正法也可以用于纠正破坏性行为.采用这种方法所要达到的目标有两个:,纠正不适当行为的环境影响因素;第二,要求破坏者(即儿童)充分的练习恰当行为.要达到个目标,便需要治疗者充分地了解和能够控制患儿在作破坏性行为时是处境,只有这样,才可能改变必须要改变的环境.譬如,如果一名患儿总是喜欢在地板上画画和涂抹颜料,则需要清理地板和在地板上打蜡,使得患儿无法在上面作画.而要达到第二个目的,则需要帮助患儿不断的练习过度纠正行为.如在上面的例子中,如果患儿把画画在了地板上,便要求他必须在纸上重新画一遍相同的内容.在没有和环境相关联的影响因素时,可以单纯采用练习正确行为的方法来训练儿童.

Fox&Azrin(1972)比较了过度纠正法、暂停法和社交性批评的方法,发现了过度纠正法对于帮助儿童克服破坏性行为较为有效.过度纠正法的优点是不需要给身体施加任何惩罚性刺激就可以让个体学会适当的行为.虽然,目前,国外很多的治疗机构都推崇使用这种方法,但是,也有一些学者警告,如果使用不当或不能连贯一致地是使用这种方法,也不会收到预想的效果.Charlop等人(1988)就曾经比较了这种温和的惩罚者在两种不同情形下的训练效果更好,Charlop等人指出这种有多人和不确定因素组成的惩罚让儿童更难面对,也更符合实际.

我们可以看到过度纠正法对治疗孤独症患儿的过剩行为效果较为显著,但又由于其耗费的时间太多,要求工作人员用很多的时间来进行设计和训练,从而限制了它的推广和应用.此外,究竟针对哪种问题来使用这种方法,还有待进一步探讨.所以,在治疗孤独症时,我们不能单一采用哪一种行为治疗技术,而是应该根据每个患儿的问题特点,综合各种有效的治疗手段,扬长避短,实现孤独症患儿较大限度的康复.


申请试听课程
只要一个电话 我们免费为您回电
温馨提示:为不影响您的学业,来校区前请先电话或QQ咨询,方便我校安排相关的专业老师为您解答

关于我们| 合作联盟| 会计实操学习网| 举报/投诉| 免责声明

备案号:豫ICP备18001490号-1| 2024-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