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大立教育培训学校

试听课 + 活动课
填写信息优先获取试听课

位置:学校首页 > 学校动态>2019年一级消防工程师技术实务考点之 三点 概念

2019年一级消防工程师技术实务考点之 三点 概念

在一级消防工程师《技术实务》的考试科目中,“三点”的概念一直都是主要的考点之一。所谓的“三点”就是指闪点、燃点以及自燃点。报考人员想要掌握重要考点就需要遵循由浅入深的原则,首先了解“三点”的主要概念进行系统全面的学习。为了使想要在今年参加考试的考生做备考准备,今天大立教育就来详细介绍闪点、燃点以及自燃点的概念。

(一)闪点

1.闪点的定义

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液体挥发的蒸气与空气形成的混合物,遇引火源能够闪燃的液体较低温度(采用闭杯法测定),称为闪点。

2.闪点的意义

闪点是可燃性液体性质的主要标志之一,是衡量液体火灾危险性大小的重要参数。闪点越低,火灾危险性越大,反之则越小。闪点与可燃性液体的饱和蒸气压有关,饱和蒸气压越高,闪点越低。

3.闪点在消防上的应用

根据闪点的高低,可以用来确定生产、加工、储存可燃性液体场所的火灾危险性类别。

(二)燃点

1.燃点的定义

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应用外部热源使物质表面起火并持续燃烧一定时间所需的较低温度称为燃点。

2.常见可燃物的燃点

在一定条件下,物质的燃点越低,越易着火。

3.燃点与闪点的关系

易燃液体的燃点一般高出其闪点1——5℃,并且闪点越低,这一差值越小,特别是在敞开的容器中很难将闪点和燃点区分开来。因此,评定这类液体火灾危险性大小时,一般用闪点。固体的火灾危险性大小一般用燃点来衡量。

(三)自燃点

1.自燃点的定义

在规定的条件下,可燃物质产生自燃的较低温度称为自燃点。在这一温度时,物质与空气(氧)接触,不需要明火的作用就能发生燃烧。

2.常见可燃物的自燃点

自燃点是衡量可燃物质受热升温导致自燃危险的依据。可燃物的自燃点越低,发生自燃的危险性就越大。

3.影响自燃点变化的规律

不同的可燃物有不同的自燃点,同一种可燃物在不同的条件下自燃点也会发生变化。可燃物的自燃点越低,发生火灾的危险性就越大。

对于液体、气体可燃物,其自燃点受压力、氧浓度、催化、容器的材质和表面积与体积比等因素的影响。而固体可燃物的自燃点,则受受热熔融、挥发物的数量、固体的颗粒度、受热时间等因素的影响。

试题练习

建筑室内燃烧过程中,燃烧范围不断扩大,室内温度呈明显上升,并有可能发生“轰燃”现象,这一阶段被称为()。

A.初期增长阶段

B.充分发展阶段

C.火灾衰减阶段

D.火灾熄灭阶段

【答案】:B

【解析】:建筑室内火灾发展通常分为三个阶段,即初期增长阶段、充分发展阶段和衰减阶段。题中描述的特征表明是充分发展阶段。

了解重要考点的概念,是报考人员对一级消防工程师专业知识进行系统学习的前提。考生想要顺利通过考试,就不能偏科瘸腿而要系统学习三门科目。但是面对三门科目以及众多的零散知识,如何才能通学三科做到不偏科呢?答案自然是通过大立教育《消防夯实班(三合一)》的网络直播课程。由于课程的教学内容为经过整合模块化的三科知识,因此考生通过课程学习能够全面系统的通学三科,为自己建立夯实的专业基础。想要进行或了解课程其他信息,可以咨询在线老师。

领取试听课
温馨提示:为不影响您的学业,来校区前请先电话或QQ咨询,方便我校安排相关的专业老师为您解答
版权所有:搜学搜课(www.soxsok.com) 技术支持:搜学搜课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