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学大教育

试听课 + 活动课
填写信息优先获取试听课

位置:学校首页 > 学校动态>台州椒江区高三全科辅导班

台州椒江区高三全科辅导班

台州椒江区高三全科辅导班--学大高考辅导班,全方位个性化测评,定位学员学习问题.充分挖掘学员潜能,预测赠分趋势,教师团队量身制定专属方案.高考把握考试趋势,助学员掌握各种灵活的学习技巧,定期监督测评,及时反馈调整方案,全力帮助学员.

学大教育,专注为中、提供个性化辅导。授课模式包括1对1辅导、个性化小组辅导、艺考文化课辅导等。


生物遗传定律有什么?

遗传学基本定律即遗传学上分离规律、独立分配规律和连锁遗传这三个规律。分离规律是遗传学中基本的一个规律。它从本质上阐明了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是以自成单位的基因存在的。

生物遗传定律——分离规律

基因作为遗传单位在体细胞中是成双的,它在遗传上具有高度的独立性,因此,在减数分裂的配子形成过程中,成对的基因在杂种细胞中能够彼此互不干扰,独立分离,通过基因重组在子代继续表现各自的作用。这一规律从理论上说明了生物界由于杂交和分离所出现的变异的普遍性。

生物遗传定律——自由组合定律

自由组合定律(又称独立分配规律)是在分离规律基础上,进一步揭示了多对基因间自由组合的关系,解释了不同基因的独立分配是自然界生物发生变异的重要来源之一。

按照自由组合定律,在显性作用完全的条件下,亲本间有2对基因差异时,F2有2^2=4种表现型;4对基因差异,F2有2^4=16种表现型。设两个亲本有20对基因的判别,这些基因都是独立遗传的,那么F2将有2^20=1048576种不同的表现型。

这个规律说明通过杂交造成基因的重组,是生物界多样性的重要原因之一。现代生物学解释为:当具有两对(或更多对)相对性状的亲本进行杂交,在子一代产生配子时,在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表现为自由组合。

生物遗传定律——连锁互换定律

连锁互换定律是在1900年孟德尔遗传规律被重新发现后,人们以更多的动植物为材料进行杂交试验,其中属于两对性状遗传的结果,有的符合独立分配定律,有的不符。

摩尔根以果蝇为试验材料进行研究,确认所谓不符合独立遗传规律的一些例证,实际上不属独立遗传,而属另一类遗传,即连锁遗传。于是继孟德尔的两条遗传规律之后,连锁遗传成为遗传学中的第三个遗传规律。

所谓连锁遗传定律,就是原来为同一亲本所具有的两个性状,在F2中常常有连系在一起遗传的倾向,这种现象称为连锁遗传。连锁遗传定律的发现,证实了染色体是控制性状遗传基因的载体。通过交换的测定进一步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具有一定的距离的顺序,呈直线排列。这为遗传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地科学基础。

领取试听课
温馨提示:为不影响您的学业,来校区前请先电话或QQ咨询,方便我校安排相关的专业老师为您解答
版权所有:搜学搜课(www.soxsok.com) 技术支持:搜学搜课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