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执业医师培训机构

试听课 + 活动课
填写信息优先获取试听课

位置:学校首页 > 学校动态>中医儿科及小儿推拿术语通俗化解释

中医儿科及小儿推拿术语通俗化解释

  按积抑痹

  “按积抑痹”指治疗“积滞”和“痹”证(肢体关节长期疼痛、麻木等症状)。

  八纲辨证

  中医“八纲”指“阴、阳、表、里、寒、热、虚、实”,是辨证论治的理论基础之一。“八纲辨证”,是将四诊得来的资料,根据人体正气的盛衰、病邪的性质、疾病所在的部位深浅等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归纳为“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类证候。从“八纲辨证”来看,任何一种病症都可用“阴阳”确定类别、用“寒热”阐发性质、用“表里”反映其病位深浅、用“虚实”说明邪正盛衰的强弱。

  辨证

  “辨证”,就是辨别症状,根据四诊所得的资料进行分析、综合、归纳,以判断疾病的原因、部位、性质,从而作出正确的诊断,为治疗疾病提供依据。

  辨证施治

  “辨”包括辨别与分析两方面内容;“证”即是一组症状的综合与归类。“辨证”就是运用四诊所获得的客观资料(即证候),用中医理论(三因、四诊、六经、八纲、脏腑、气血等等)分析辨证,从而提高认识原因、病理、病机、病位,同时注意病情的发展趋势与邪正盛衰。“施治”是在“辨证”的基础上,根据不同证候,而采用相应的治疗方法,潜方用药。因此“辨证”是“施治”的依据;“施治”是治疗的目的。“辨证施治”即不同于对症治疗,也不同于西医的辨病治疗,它把人体的内在联系,疾病的发展变化规律联系起来。“辨证施治”可以说是病因疗法。

  补泻手法

  推拿补泻手法是针对疾病虚实而设的。属于“补法”的手法有升温、兴奋、激发和营养机体作用。其特点是力度轻、时间长、频率低(速度慢)、幅度小;方向为顺经络、或向上、向心、外旋等。适用于病程长、病情缓、体质弱的患儿。属于“泻法”的手法有降温、抑制、疏畅、祛邪作用。其特点是力度重、时间短、频率高(速度快)、幅度大;方向为逆经络、或向下、离心、内旋等。适用于病程短、病情急、体质强的患儿。

  赤白肉际

  “赤白肉际”指手掌侧和手背侧交界的部分,也指足背与足底的交界部分。

  纯阳之体

  “纯阳”是指小儿的阳气相对比阴气旺盛而言。不是指有阴无阳,也不是指盛阳。小儿处于生长发育的旺盛时期,年龄越小,生长发育的速度越快。无论在形体增长方面还是功能活动方面均不断趋于完善。“纯阳之体”即指小儿生机勃勃、发育迅速的这种生理特点,犹如草木方萌、旭日初升。

  腠理

  “腠(còu)理”指皮肤的纹理和皮下肌肉之间的空隙。

  大鱼际与小鱼际

  “鱼”是指肌肉隆起形如鱼肚腹;“际”,意为边缘。“大鱼际”指手掌外侧,即近姆指的一侧肌肉隆起的部分;“小鱼际”指手掌内侧,即近小指的一侧肌肉隆起的部分。

  发物

  “发物”是指特别容易诱发某些疾病(尤其是旧病宿疾)或加重已发疾病的食物。“发物”禁忌在饮食养生和饮食治疗中都具有重要意义。在通常情况下,发物也是食物,适量食用对大多数人不会产生副作用或引起不适,只是对某些特殊体质以及与其相关的某些疾病才会诱使发病。小儿推拿网提示:现代临床研究证实,忌食发物对于外科手术后减少创口感染和促进创口愈合具有重要意义。

  方义(方解)

  “方义”是中医方剂学用语,又称“方解”。意思是说:对于一个药方中的各种药物,都是针对病症的什么方面,用的是药物的什么功用,怎样搭配,也就是怎样配伍。

  肺常不足

  中医认为肺为娇脏,管理呼吸和人的一身之气,向外合于皮肤和汗孔。小儿抵御各种外界致病因素的功能较差,病容易从口、鼻、皮肤袭入,首先犯肺,表现为“肺常不足”。临床常见于感冒、咳嗽、肺炎、咳喘等。肺之气有赖于脾的精微充养。脾胃健旺,则肺气自固,而小儿脾胃不足,肺气也就弱了。

  肺主宣发肃降

  “宣发”指肺气向上宣和向外周布散的作用;“肃降”指肺气向下通降和使呼吸道保持干净的作用。“肺主肃降”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吸入自然界的清气;二是将吸入的清气和脾转输来的津液和水谷精微向下布散(经肾和膀胱,生成尿液而排出体外);三是肃清肺和呼吸道内的异物,以保持呼吸道的洁净。

  风邪

  “风邪”是指各种外界致病因素的总称。

  扶正

  “扶”是扶持、补益的意思;“正”指人体的正气,能抗御病邪。“扶正”指增强人体抵抗力。

领取试听课
温馨提示:为不影响您的学业,来校区前请先电话或QQ咨询,方便我校安排相关的专业老师为您解答
版权所有:搜学搜课(www.soxsok.com) 技术支持:搜学搜课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