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会计 管理会计学与管理会计师

很多人会把管理会计、管理会计学与管理会计师弄混淆,就像外行人总是把会计跟出纳弄混淆一样。这些,你真的分得清吗?

管理会计:有人觉得管理会计是一个信息系统,有人觉得它是一种管理活动,不过更多人将其认为是一种职业。

管理会计学:从字面看,管理会计学就是研究如何做好管理会计工作的一门或课程。在国外相关教材名称就称为“管理会计”,国内相关教材一般称为“管理会计学”、“会计学”、“管理学”或者“财务管理学”等。

管理会计师:在企事业单位工作的财会人,都可以称作是管理会计师。管理会计师有不同的层级,如按我国的会计职称体系,分为初级会计师、中级会计师、高

级会计师等。你也可以参加IMA的考试,获取注册管理会计师(CMA)资格,或参加CIMA的考试,获取特许管理会计师(CGMA)。有人说,我持有

注册会计师(CPA)证,算中级还是会计师。怎么说呢?从资格的含金量(社会认可度)来说,CPA证甚至高于中级会计师证。但是,你若想取得会计

师职称,还必须持有中级会计师资格,这是我国会计资格考试和管理制度中的一大弊端。为什么持有CPA证不可以直接申请会计资格考试呢?

其实,我国的初、中、高考试,不就是管理会计师的资格考试么?财政部完全可以成立个管理会计师协会(如同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以更好地推动中国管理会计体系的建设和完善。

管理会计比财务会计重要?

管理会计比财务会计重要,都是注册管理会计师(CMA)考试培训机构忽悠人的。与此相关联的忽悠,还有:持有CMA证的人比持有CPA持证人的职位要

高,挣得要多;考CMA比考CPA、ACCA要好,等等。这类似于说:男人比女人重要,内科比外科重要,情商比智商重要……

在会计师事务所工作的人,你若仅有中级会计资格证或会计资格证,而没有CPA证,也不想考CPA,那就趁早走人、另谋高就,在CPA所继续做下去

也是没有什么前途的;反之,如果你不仅有中国CPA证,还有一个英文的CPA证,如AICPA,你在CPA所的前景将会是一片光明(当然,持有CPA证是

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你若在企事业单位工作,有CPA证挺好,没有也无所谓,你可以考初级、中级,再考(考评聘结合);如果你已经有中级资格

了,我认为也不必再考CPA了,否则就陷入“低水平重复”了。

在企事业单位工作的财会人,你就是管理会计师,你可能从事财务会计工作,也可能从事管理会计工作,不存在管理会计、财务会计谁比谁重要的问题。如果你

的公司要去美国上市,而你英文比较好,还有AICPA证书,那你完全可以一展身手,一鸣警人。从一般的会计主管,成为会计部经理、助理财务总监或CFO也

不是没有可能的。

政府号召企业要“三去一降一补”,我们的企业也需要这么做么?

“三去”,指的是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

“一降”,指的是降成本。

“一补”,指的是补短板。

一些企业的CFO大谈、特谈“三去一降一补”。从宏观上谈中国经济,难有比克强分析的全面、深刻和准确的。并且,宏观(总体)分析与微观(个体)分析不同,宏观上正确的东西,微观上不一定适用。

作为企业的财会主管,在分析问题时,一定要注意所站的角度和层次。观点不同,往往是由于角度和层次不同。对于许多企业来说,不是要减产能,而是要加产

能,如“机器人”(300024)公司,2016年收入增加不快的主要原因就是受产能约束(订单相对饱满);有些企业不是要“去库存”,而是要加库存(如

“万科”判断房地产行业已经进入“白银”时代,拿地速度近几年未放缓);有些企业不是“去杠杆”,而是要加杠杆(对处于发展阶段的一些企业来说更是如 此)。

再说降成本,也是需要进行价值工程分析,需要与企业动态的竞争战略相协调的,有些企业的成本不但不能降,还需要升,如加大研发投入,提高核心员工的薪酬,提升生产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等等。有些企业甚至不惜以短期的亏损来换取长期的竞争优势。

固定成本仅是厂房、机器设备等固定资产成本么?

在管理会计的基本概念中,成本性态概念非常重要。但什么是固定成本呢?我们不能仅根据字面来判断。企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成本确实是固定成本,如企业厂房、办公楼的成本,航空公司的飞机成本、家电制造企业的机器、设备成本,等等。

固定成本定义中的要点是,在相关产出范围内总成本保持不变。如生产车间的厂长、质量检测员的薪酬成本,一般情况下属于固定成本。

对有些高科技企业来说,每年必须保持的研发支出属于固定成本。

对有些企业来说,即使在市场不景气,不得不保留的核心员工(否则形势转好时招不到人)的薪酬成本,也属于固定成本。

超出相关范围或者从长期来看,所有的成本都是变动成本或半变动成本。

边际贡献还是贡献毛利?你所在的公司或分部编制贡献毛利式的利润表么?

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的划分非常重要,否则你就无法编制贡献毛利式的利润表,也无法进行“本量利(CVP)”的分析等。

但我首先问你的是,你知道什么是贡献毛利式利润表么?

财务会计中简化的利润表是这样的

收入

产品销售成本(cost of goods sold)

毛利

销售费用

管理费用

利润或营业利润

管理会计中简化的贡献毛利式利润表是这样的

收入

产品销售变动成本(variable cost of goods sold)

变动销售费用

变动管理费用

贡献毛利(contribution margin,常被错误地译作边际贡献,Margin与marginal含义大不同。)

固定制造费用

固定销售费用

固定管理费用

利润或营业利润

根据我的调研,很多公司(包括国内一些大型的、着名的制造企业)都未编制贡献毛利式的利润表,甚至未将成本划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如果是这样,那还谈什么变动成本法的分析、CVP分析、经营杠杆分析?

在工业机器人、智能机器人迅猛发展的今天,不少企业都在推行“机器换人计划”,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的划分、经营杠杆的分析显得更有意义。

管理会计教材或考试中,一般都会涉及到CVP分析,但不少企业为什么不做CVP分析?

CVP的分析原理很简单,就是要计算盈亏平衡点(break-evenpoint)

盈亏平衡点的销售额=固定成本/贡献毛利率

贡献毛利率=贡献毛利/销售收入

贡献毛利=销售收入-变动成本

问题是,你所在的公司或分部(特别是利润中心)进行CVP分析么?换句话说,在确定销售目标时,计算盈亏平衡点么?

在实务中,不少企业在进行收入和利润规划时,并不计算盈亏平衡点。而是根据上年预算执行情况,根据企业的战略分析、长期规划等来确定计划期的收入和利

润额。并且,绝大部分企业都希望将本企业的收入尽可能做大,因为收入多了,企业了,各种各样的好处就来了。如财政补贴、银行融资的便利和融资成本的

降低、公司度,等等。君不见,“央企”到地方投资或合作办厂,地方政府官员是“笑脸相迎、笑脸相送”,一个小规模企业到别的地方去投资,谁在乎你?世

界500强,其实是500大(参见“该反思了,中国21家亏损企业入围世界500强”一文)。所以,我们要熟悉和掌握CVP分析的原理,但在企业的预算编

制、收入管理中不一定用得上。

不少财会人都有这样的感觉,“书上讲的是一套,实务干的是另一套”,管理会计知识学了很多,但在实务中用不上。(我在给在职研究生上课或去企业进行内训时,努力使“学考用”三结合)

关于管理会计,我们还有很多其他的困惑或认识误区。

比如,为什么不少管理会计教科书中也讲项目投资分析,这不是属于财务管理课程的内容么?项目的收入小于成本,或者说净现值(NPV)为负就应该放弃么?

任何一个决策,终权衡的是什么?是收入与成本的权衡,还是价值与风险的权衡?在管理会计基本概念中,为什么只是讲成本,如成本性态(固定成本、变动

成本与混合成本、阶梯成本等),可控成本与不可控成本,机会成本与沉没成本,约束性固定成本与酌量性固定成本,等等。为什么不讲或很少讲收入、收益、价

值、风险等基本概念,而企业所有的决策,不应该是在价值与风险之间进行权衡么?这是不是当前管理会计教材的一种通病?

又如,作业成本法(ABC)算出的成本总比传统方法么?企业应该尽可能地使用作业成本法核算(计算)产品或服务的成本么?实施作业成本法本身的成

本如何估算?进入21世纪,作业成本法有哪些新进展?如何计算以作业为基础的客户成本或供应商成本?作业成本法与作业成本管理(ABCM)、作业管理

(ABM)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如果将企业的管理会计水平分为初级、中级、、专业级四个层次的话,从整体上看,中国企业管理会计的水平还处于初级层次,这和中国企业的治理水平、

管理水平是相符合的。当然,从个体上看,确实有不少IT企业、数据公司、制造企业、电子商务企业等在管理会计上已经达到国际水平,而这些企业的管理会

计实务案例的总结,是弥足珍贵的。

领取试听课
每天限量名额,先到先得
温馨提示:为不影响您的学业,来 岳阳会计实操培训 校区前请先电话或QQ咨询,方便我校安排相关的专业老师为您解答
  • 详情请进入 岳阳仁和会计培训学校

关于我们 | 招生信息 | 新闻中心 | 学校动态

版权所有:搜学搜课(www.soxs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