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意见下如何区分

“双减”意见下如何区分

“双减”意见印发后,7月29日,下发了明确义务教育阶段校外培训类和非类范围的通知。

其中提到:

在开展校外培训时,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地理、数学、外语(英语、日语、俄语)、物理、化学、生物按照类进行管理。对涉及以上课程标准规定的学习内容进行的校外培训,均列入类进行管理。

体育(或体育与健康)、艺术(或音乐、美术),以及综合实践活动(含信息技术教育、劳动与技术教育)等按照非类进行管理。

那么,落实到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和非的边界究竟在哪?如何保持独立理性和专业科学来区分鉴定呢?让我们来看看上海市的做法。

作为“双减”意见的试点地区,上海市正在推进《上海市中学生校外培训服务类别鉴定指标》,将为上海乃至全国的类和非类培训鉴定提供指标参考。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也委托华东师范大学建立市级鉴定机制,在对中学生校外培训服务类别鉴定上,遵循合规性原则、独立性原则和专业性原则。

指标中对非类培训作出了以下鉴定。

中学生校外培训服务全面符合如下指标特征的,视为非类培训:

目的

旨在发展中学生核心素养,培养学生兴趣爱好、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和全面发展。

内容

在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地理、数学、外语(英语,日语、俄语)、物理、化学、生物等课程标准规定的类学习内容以外,符合法律法规要求和学习者身心发展规律的其他学习内容。

方式

以体验式,探究式,项目式,综合性学习为主要方式,以身体性、实践性、创造性等活动为主要过程,以教师指导,学生实践探索为主要形式。

评价

对学生的评价强调综合素质水平与发展,以表现性评价为主,注重教学评一致性,不涉及学业成就与类考试的成绩等。

以上鉴定指标为非类培训划清了界限,成为区分类、非类培训的有益借鉴,同时也对于当前转变教育理念、回归教育本心起到了助推作用。

我们应该认识到,“双减政策”的诞生并非只是针对教育培训行业,背后是我国教育理念的整体改革和重大转变。所以,站在培育人才的角度来看,以孩子的能力提升、全面发展为出发点的教育,才是大家所认可的教育。只有克服短视化、功利化的教育行为,以立德树人为本、发展素质教育,才能够保障孩子的健康成长。

来源:网络


领取试听课
每天限量名额,先到先得
温馨提示:为不影响您的学业,来 深圳少儿编程培训 校区前请先电话或QQ咨询,方便我校安排相关的专业老师为您解答
  • 详情请进入 深圳童程童美少儿编程...

关于我们 | 招生信息 | 新闻中心 | 学校动态

版权所有:搜学搜课(www.soxs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