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竞思少儿注意力培训

试听课 + 活动课
填写信息优先获取试听课

位置:学校首页 > 学校动态>关于孩子撒谎那些事儿

关于孩子撒谎那些事儿

关于孩子撒谎那些事儿:“你鞋带散了!”“班主任叫你去办公室!”学生时代的愚人节经典玩笑,相信大家一定还记得,一转眼,我们都为人父母了。开玩笑、说谎,在愚人节这个特殊的日子被披上了一层“保护伞”,大家相互逗乐,为生活增添一丝乐趣,但是爸妈们若是在平时发现孩子说谎,可就笑不出来了!

很多家长发现孩子说谎,那是火冒三丈大发雷霆,这其实是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必然会出现的状况,今天小竞就和大家聊聊孩子“说谎那些事儿”,还给大家准备了节日有奖活动~

关于撒谎,你需要了解这些真相

据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理论,孩子还没出生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为适应环境而努力了,他会根据母亲的坐姿和睡姿不断调整自己的姿势,来让自己更舒服一些。

所以,家长不要一听孩子撒谎就认为孩子的品质有问题,其实尤其是年纪小的孩子撒谎,多半和品质和道德关系不大。

心理学的实验还证明,撒谎的现象在小孩中间十分普遍。

多伦多大学心理学家李康教授曾经做过一个实验:挑选几个不同地区的孩子,让他们逐一单独在一间房内,告诉他们,只要猜测出纸牌是什么数字就会获得一个品。

随后,实验人员离开房间,房间内的隐蔽摄像头记录下孩子的行为。之后,实验人员问孩子们,是否偷看了纸牌,结果90%的孩子撒谎了,并且从2岁开始撒谎,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厉害。

研究表明:2岁幼儿中20%的比例会说谎;4岁孩子中说谎的比例高达90%;年纪越大,说谎的比例越高,到12岁,几乎每个儿童都会说谎;但当孩子到16岁,说谎的比例开始下降。

孩子撒谎,背后多是这3个原因

据统计,儿童说谎话67%是由于畏惧和怕嘲笑引起的,10%与儿童的想象、夸张有关,只有20%的孩子是故意说谎。

1)小孩子撒谎重要的原因是恐惧,是用撒谎来逃避惩罚

在父母和老师管教过严的情况下,孩子出现错误就要接受惩罚,为了逃避惩罚,于是他们就开始撒谎,希望蒙混。

英国哲学家罗素说过:孩子的不诚实几乎是恐惧的结果!如果孩子频繁撒谎,我们家长首先要反思,自己是不是太过严苛,让孩子恐惧说出真相。

2)孩子撒谎是为了满足特定的心理需求

很多时候一个人内心越缺什么,他可能就会越炫耀什么,以此来掩盖内心的匮乏。很多炫富的人本质上是这样的心态。对孩子而言,他们撒谎有时候也是这种心态。

其实当我们真正理解孩子内心的需求,就能更加理解孩子为什么会撒谎,孩子很多时候渴望的是被关爱,撒谎是为了刷存在感。

3)幼儿撒谎很多时候因为想象力太过丰富,他们难辨真假

对2—4的孩子而言,他们活跃的想象力,让他们很多时候意识不到自己在说谎。

比如孩子突然说我今天在公园和大熊猫抱抱了,类似的情况不必过于担心,会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认知的发展逐步减少。

我们总是觉得撒谎=品行差,所以家长在发现孩子撒谎后,都会特别气愤和紧张,其实在了解了上面几点原因后,我们完全可以理性看待,用恰当的方式去教育,巧妙化解孩子撒谎的“危机”。

01、不双标,父母要做好榜样

有些父母会无意中犯这样的错,为了某个目的如鼓励孩子学习或阻止孩子哭闹,就给出一些难以实现的承诺,事后却无法兑现。

这时父母碍于面子,或许会给自己找借口,说孩子没有完全达到要求等等,其实这对孩子来说就是谎言和欺骗。

有些父母在这一点上是比较注意的,但在别的地方就没那么小心了,比如和朋友约好聚会但因为自身原因想取消,就撒了个谎骗朋友,孩子在一旁耳濡目染,自然会觉得“既然爸爸妈妈可以骗别人,那我也可以为了逃避某些事撒谎,没什么大不了的。”

这些生活中的细节,家长一定要注意和重视。

02、别急着教训,给孩子留面子

大多数家长发现孩子撒谎后,反应就是呵斥和质问:

“你没偷偷看看电视?电视机后面都是热的!”

“作业本丢了?你人怎么没丢呢?是不是不想写?”

把谎言拆穿,并不能制止孩子继续说谎,反而会给孩子送上“经验”,下一次把谎言编的更加周全。

尤其是一些家长情急之下,不顾场合,在大庭广众之下或很多亲朋好友在场的时候就立刻揭穿和批评孩子,很容易让孩子羞愧难当,打击孩子自尊心。

03、态度严肃而温和,让孩子大脑能理智思考

家长质问孩子时,通常显得有些咄咄逼人,十分可怕,孩子神经紧绷,大脑不能冷静思考,杏仁核接收过多的负面情绪,会本能的处于逃避状态,且更容易在混乱害怕状态下胡言乱语,说更多谎话,让大人更为生气,这对双方都没好处。

更为恰当的处理方式,是保持冷静保持平和的心态,和平时正常聊天没有两样的态度和孩子交流,当然是要严肃的不是嘻嘻哈哈,以免孩子觉得大人没在说正事儿,根本不放心上。

以一个端正严肃但是温和的态度去和孩子交流,孩子也会放下紧张焦虑害怕等的心态,大脑保持理智的思考,才能正确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并且去反思自己的对错,更能听进去家长的教育。

04、惩罚不要心血来潮,给孩子心理准备

孩子犯错了、说谎了,家长以略施小惩的方式来教育孩子,是没有错的。

但是需要记住一个原则,不要心血来潮随意惩罚,比如气急之下张口就说:“你不许吃饭/睡觉了,先站在那里思过!”

可能当时正好是饭点或者孩子平时睡觉的时间,这种突如其来的惩罚打乱了生活规律,会让孩子更紧张焦虑。

家长要惩罚,这个惩罚的方式是孩子有心理准备的,也不是说要正儿八经的约法三章,而是在平时家长可以有意提及,“如果答应过的事情你没有做到,如果你撒谎骗爸爸妈妈,那就要没收你的玩具了哦/周末不可以看电视节目了哦!”

以这样的形式,能让孩子承担说谎带来的后果,同时又不会让他们觉得“我搞砸了,爸爸妈妈不爱我了!”


领取试听课
温馨提示:为不影响您的学业,来校区前请先电话或QQ咨询,方便我校安排相关的专业老师为您解答
版权所有:搜学搜课(www.soxsok.com) 技术支持:搜学搜课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