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优尚茶艺

试听课 + 活动课
填写信息优先获取试听课

位置:学校首页 > 学校动态>南京实力比较强的茶艺培训班

南京实力比较强的茶艺培训班

用盖碗泡茶,是不懂茶?

踩一捧一,较为致命。

虽然知道,在许多茶友眼中,紫砂壶,才是茶的首配。

却不想盖碗,居然能被贬低到这种地步——

“用盖碗泡茶,是不懂茶呀!”

白瓷盖碗,诞生之时,便是为茶而生。

"

u=4069992926,2835044&fm=26&gp=0.jpg

盖碗的出现,以茶瓯加盖为标志。

彼时,明代中期,撮泡法开始普及。

人们担心茶汤冷后,冷茶会伤害肠胃。

因此,他们在便在茶碗之上加了个盖子,盖碗,就此而生。

盖碗的历史,是从饮茶器到泡茶器的波折。

盖碗的一生,都与茶息息相关。

文人雅士,或多或少,都曾在文中、诗中提起过盖碗。

就连鲁迅先生,也在《淮风月谈·喝茶》中写道:

“喝好茶,是要用盖碗的,于是用盖碗。果然,泡了之后,色味而清甘,微香而小苦,确是好茶叶。”

用盖碗泡茶不懂茶?不如一同追溯盖碗的历史!

明代中期,较简单的盖碗出现。发展到明晚期,盖碗创烧,在清代时得到发展和延续。

早期的盖碗,有两种模样,一种是盖大于碗,另一种则是碗小于盖。但种形制的盖碗,盖子不稳定,极其容易脱落,便被逐渐淘汰。后来不断改进,出现了上有盖、中有碗、下有托的盖碗样式。这样的三件套盖碗,一开始是用以喝茶的。

古人用盖碗,更多的是用来直接饮茶,相当于现在茶席上的品茗杯。

而盖碗彻底风行起来,是在康熙时代。清初,开始设立御茶房。当时,甚至还设立了茶库用来储存和出纳茶叶。这些细节,都展示了清代对饮茶的重视,也促进了茶具的进一步发展。

康熙时代,盖碗三件套的发展还不算完善。根据那些现存于博物馆中的盖碗,清代同治以前,盖碗很少带着碗托。足以得知,盖碗中碗托的存在,其实比盖碗的出现更晚。作为饮茶器具的盖碗,根据不同时代的人们的饮茶方式不断改变样式。因此,盖碗三件套发展到现代,又逐步蜕变成原来有盖有碗的两件模式。

盖碗的风行,与它的包容性息息相关。小小一碗,能容纳各种各样的茶类。无论是怎样的茶,遇上盖碗,都能够完整表现自己的滋味。

盖碗于其他茶器较为明显的区别,便是它的器型和材质。其中,带有光滑釉质的材质,是保留茶叶滋味的一大利器。盖碗的这层釉,得来不易。

尤其是好的盖碗,上釉的手法往往需要多种方式结合。先将盖碗的胎体浸泡在釉料中,随后,将釉料倒入胎体,两三秒后倾倒而出。荡釉,首先为胎体表里初步附上一层釉料。随后,再用喷釉或刷釉,将盖碗的每一个角落的釉都照顾妥当。完整的一层温润釉质,是盖碗泡茶蕴香藏味的缘由。这层薄薄的釉,将盖碗的泥料与茶汤彻底划清界限。茶汤的滋味沁不入泥料,盖碗的原材料也不会吸取茶汤的滋味和香气。有了盖碗的这层釉,无论是什么茶,香气和滋味都能得到全方位的表现。

品茶,不外乎闻香尝味。一杯香气滋味的茶汤,和一杯香气滋味只有80%甚至更低的茶汤。其次,盖碗的器型,在泡茶的功用上还有这样的好处:可调节出水。不同的茶,出水的时间各有不同。而盖碗的开口,可控调节。快或慢,都在茶友的一念之间。须知,正确的出水速度,是一杯好茶香清甘活的开始。盖碗既能保留茶的全部滋味香气,又能控制茶汤出水增加。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盖碗于茶,便是一汪包容的深海。任何茶,都能寄托于它的特殊材质和器型,表现。

盖碗的存在,能照应几乎所有茶。

盖碗的存在,将白茶的滋味香气表现至美。

领取试听课
温馨提示:为不影响您的学业,来校区前请先电话或QQ咨询,方便我校安排相关的专业老师为您解答
版权所有:搜学搜课(www.soxsok.com) 技术支持:搜学搜课网